◆历经劫难的复仇之路Road to Perdition◆
“Baby, you ain\'t kidding.” “No, I am not.”
“该杀的还得杀!”这就是“新娘”的想法;何况,她根本不知道女儿的存在。
与第一卷一样,第二卷也分为五章;当然,照样是被打乱了时间顺序的。综合各方面的信息,小记已经全面摸清这几章在昆汀的电影世界中的排列情况。显然,我既不能按照电影讲述的顺序介绍——那样会削弱昆汀精心策划的妙处,我也不能按照时间发生的真实时间顺序来介绍——那样会降低读者您自己思考的乐趣;所以,我只能打消偷懒的念头,将所有章节“乱中添乱”地讲出来,您自己去体会顺藤摸瓜的乐趣吧。
◆另类的演技体验(The Virtueman Show)◆
-“How come? ”
-“I dunno. I guess they thought it sounded cool.”
从《低俗小说》到《杀死比尔》,昆汀要做的,就是不断地打破既有的电影常规,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。《杀死比尔》就是一个完全发生在“电影”那个宇宙空间的故事,它不是拿来给观众叫真的;恰恰相反,它是拿来最大限度地“娱乐”观众的。请注意,昆汀所说的“娱乐”是非常广义的,尽管他最嘴上说得很粗俗,但他的意思远远超出粗俗的表象:在低级趣味之外更有其独特的艺术追求。
以演员的表演而言,昆汀要求他们表现出某种游离感。也就是说,既要看起来有一种戏耍玩闹的感觉,又要做得异常细致而有风格。简而言之,就是看似粗糙随心,实则大巧不工。这种表演模式,放在“一本正经”的艺术电影里面,很可能是一场灾难,但放在《杀死比尔》里,正好表达出那种游戏人间、潇洒自如的劲儿。
现在,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同志们在卷二中的表现——
◆顽皮中的莎士比亚 (Shakespeare in Naughty)◆
“Vol. 2 is the heart and soul of Kill Bill with Vol.1 proving to be merely the flesh and blood of it.”
艺术人士请收回您圆瞪的目光,俺并不是说昆汀就是莎士比亚,估计他本人也不会想成为莎士比亚那样的酸人。这里说的莎士比亚,是莎士比亚式的主题与结构,套用一句非常庸俗的话,叫莎翁式的文本。
喜欢看电影寻找主题或深层思想的同学,在看完第一集后很郁闷,看着在一旁笑得哈哈打滚的俺,他们的目光恨不得把俺烧成灰;同时,他们提出了当年一个据说很有“见识”的记者对同样一个很有“见识”的导演提出过的问题:这部电影除了“打架”还有什么?
◆前瞻◆
The incident has since become legend.
六年的等待,昆汀是否叫人失望?
六年的厚积,昆汀是否突破了自己?
从目前的评论来看,每一个人、每一篇都是由衷叫好的声音。美国最著名的影评人搭挡:罗杰·艾伯特(Roger Ebert)与理查德·罗帕(Richard Roeper)对本片赞不绝口,他们认为第一卷是很不错(good)而有趣(funny)的电影,第二卷简直可以说得上“伟大”(Great)。
而试映现场铁杆影迷们的反映更是热烈,在奥斯汀的试映结束后,全场起立鼓掌长达五分钟;要知道,这些人都是异常挑剔的电影狂人,可不是一般的电影观众,要让他们一致性地叫好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种种迹象表明,昆汀又一次证明了自己、征服了影迷,并将再次创造昆汀旋风。这股旋风不仅将席卷电影市场,更将深入到电影艺术的探讨中去。
更加让人激动的是,在不久的将来,昆汀将会对两卷本《杀死比尔》重新剪辑,并以所有120万英尺的原始素材为基础进行整合,重新在电影院和DVD市场推出一部完整的《杀死比尔》。
让昆汀旋风来得更猛烈些吧!